不同於其它年齡童軍的晉級考驗,羅浮的考驗包含了較多思考與學術研究的內涵,其中,許多項目都是以報告來做為認定與審核的方式。
報告可粗略的分為口頭報告及書面報告兩種,口頭報告又通常以書面報告做為綱要,再加上現場解說,並配合圖表、照片、實物或模型展示,及與聆聽者間面對面的雙向意見交換。因此,書面報告的撰寫,也可說是口頭報告的基礎。
對一般伙伴來說,有時,寫報告可能比考技能來得更令人頭大。技能考驗只要依照規定好的標準,一項一項按部就班多練習幾次,無論結繩、急救、生火、通訊等等,都可以輕鬆過關。唯獨報告撰寫,不管是童軍基本書籍研讀、服務心得報告、專長研究心得報告或是國際活動參觀心得報告,好像總有點摸不著邊際、理不清頭緒而不知如何下筆的感覺。
面對這種情形,有些伙伴書本翻開便抄,研讀或研究報告變成書籍摘要;有些伙伴則是把某一個單項服務或參觀活動從頭到尾像流水帳記錄一遍,成了活動流程或活動時間記錄。這些方式,都不是真正的心得報告,也失去了將這些報告列入考核項目的用意。
羅浮考驗中的心得報告,可以概括的分為兩個類別,研讀、研究心得報告及服務、活動心得報告。以下就對這兩種報告的意義、目的及寫作方式,分別加以探討。
壹、
研讀、研究心得報告
研讀、研究心得報告的意義及目的
研讀、研究心得報告,並非將指定研讀的書籍擇要抄錄,或是從一堆與研究主題相關的書籍中,抄襲別人已有的觀念或見解。真正的作法,是在讀完某本書,或對某個主題做完研究之後,將書中所介紹的觀念、知識,或是研究過程中的發現,與自己原有的觀念及認知互相比較,然後去蕪存菁,融合成新的、屬於自己的見解及看法,以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並做為自己思考、行為及判斷的參考。
撰寫研讀、研究心得報告的目的之一,是培養獨立觀察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在目前資訊充斥、媒體多元的時代,各式各樣、從各個角度所提供而來的資訊及知識,常叫人無所適從;一些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論點,甚至會使人誤入歧途。如何培養正確判斷這些資訊、知識的能力,而不至人云亦云,受人左右,使自己達到「生活信念單純簡易、思想胸襟多元開放」的境界,將是羅浮伙伴們在進程之中一個重要的內涵及課題。
研讀報告的撰寫格式
研讀心得報告沒有一定的撰寫格式。除非有特別規定,至少包括下列各項即算完整。
-
心得報告名稱及報告撰寫人姓名
-
書目資料
在正文之前列出書目資料,主要是幫助閱讀者了解所研讀的資料相關背景。並且可以找到原始資料,做進一步的研讀及探討。
這些書目資料,大致包含:
·
研讀資料名稱
·
著作者
·
資料獲取方式
(出版社、出版地)
·
資料出版或完成時間
-
研讀心得
主要重點在於研讀完本資料之後,得到什麼結論?有什麼看法?與你過去對相關主題的認知有何不同?以及帶給你什麼新的思考或努力方向?下筆時,可以針對資料中所提出的觀點、作者的寫作背景等等加以分析,並和自己對相關主題的原有看法、觀念加以比較,然後提出屬於自己的結論及應用方向。
研究心得報告的撰寫步驟
相對於研讀心得報告而言,研究心得報告的寫法就比較仔細和精密。研究心得報告的寫作,大致可分為下列基本步驟:
-
選定研究主題
研究主題可以依自己的興趣及基礎,做為選擇方向。題目範圍不要太大,或是超出自己能力之外,以便研究時能針對主題研究,不致於有難以下手的感覺。研究的題目越大,要蒐集和分析的資料就越多,因此,應先評估能力範圍內所能蒐集的資料多少,再決定主題所要涵蓋的範圍。
此外,題目應切合實際,不要太空泛,以免所得出的結論沒有明確結論及實用價值。
-
擬定大綱
大綱即是對於報告主題的重點研究方向,也就是涵蓋在主題下問題的解決或回答方式。
擬大綱時,必需對論題有通盤的了解,然後將主題所衍生出的疑點,依照重要性、關聯性做有系統的組織排列,如此,即已完成了初步的大綱,也方便針對各個疑點做有條理的探討。日後的研究過程中,若發現有任何新的資料,可以隨時將大綱做一補充。
了解問題或疑點所在及其關聯性後,下一步就是蒐集資料,以尋求事實的真象或問題的解決方式。
-
蒐集資料
資料依其來源,可分為一手資料或二手資料。一手資料指的是直接驗證而來的資料,包括觀察、實驗、訪問、田野調查等,通常可信度最高,提出的分析也最具原創性,但也最費時間、金錢及人力。二手資料則是經由他人轉述或分析一手資料而得的結論,包括各類研究報告、評論、報導等,蒐集較為容易,但可信度不如一手資料。雖然如此,二手資料可以提供研究時的參考不同的觀點及相互驗證,也是十分重要的資料來源。
蒐集資料最有效而簡單的方法,是利用圖書館。在圖書館中可以依照主題的屬性,找到各類的參考書籍及相關的期刊論文。同時,可以再從這些論文或書籍所附的參考書目,再找出更多的相關資料。
國內的各類博、碩士論文,收藏在政治大學的社資中心內,也是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來源。只要憑身分證、學生證即可進入查詢。
此外,報章雜誌的資料蒐集,可以透過各類的索引、摘要系統,先查得資料所在的刊名,刊期,頁數等,再到國家圖書館或其它資料儲存地,查出資料原文。目前,稍有規模的圖書館中,都有相關的電腦光碟索引系統,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最新的資料蒐集方式,是透過網際網路上各個與研究主題相關站台間的連結,或是加入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討論群取得資料。這些資料通常較新,較豐富,有時也附有圖片或聲音,是未來蒐集資料的主要方式。
-
分析資料
蒐集資料必需需經過篩選、整理、分析,最後才能將其消化為屬於自己的看法。
資料在蒐集時,就需同時做好篩選的工作。每蒐集來一篇資料,應先檢視是否與主題相關,再做進一步流覽,最後用卡片(坊間的書目資料卡即可)將全篇的重點,以及本身研讀後的看法,做成條列式的簡單摘要。卡片上必需同時記載資料來源、資料名、作者、出版年等,以便日後撰寫時的參考及註明資料來源之用。
最後,將這些資料卡依照研究大綱次序匯整,就是一篇研究報告的基本雛型。
研究報告的撰寫格式
研究報告的撰寫,可以分成目次、正文、參考資料等三個部分。
1.目次
目次的編排,主要在使閱讀者能對報告內容一目了然。其中,除了內容章節目次之外,也應將圖表目次單獨列出,並且標明所在頁數,以便查閱。
2.正文
正文的內容應包括
-
緒論
就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專業術語等做一說明。
-
研究方法
將研究的對象、方法、步驟做一說明。
-
研究結果及發現
將研究所得結果及研究過程中的發現列出,並加以說明。
-
摘要、結論
綜合整個研究過程及研究發現,做一簡略摘要,並得出結論。最後將相關此一主題的後續研究方向簡要的為日後對相同主題有興趣的研究者說明,以便節省摸索所費的時間,並能對同一問題,再做更深入的探討。
3.參考資料
列出參考資料的目的,除了表示對所引用文章的原作者表示尊重之外,也是對自己所發表意見負責的表現。此外,對此主題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由此查得原文出處,或找到更多的資料,對同一主題做進一步的探討。因此,在文後列出參考資料,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資料的列法,基本上與心得報告所列書目資料項目相同,但最好亦能將引用原文所在的頁數標出。若是引用的文章是出自期刊中的某篇論文,亦應將文章題名,期刊名,卷期別,出版年,頁數所在等等列出,以便查考。
貳、
服務、活動心得報告
服務、活動心得報告的意義及目的
一篇好的服務或活動心得報告,必需要讓讀者能夠了解活動的主題、內容、活動的概況、以及參加後的心得,以使讀者能從更深一層的角度,來看到整個活動的全貌,進而得到對生活觀念的啟發。
因此,一篇好的報告,必定是產生在作者曾經全心投入活動、享受活動,且又能時時留心到整個活動全貌,並加以適當記錄的情況下。也就是說,參加活動時的態度及觀察的角度,是決定一份好報告形成的重要關鍵。
服務、活動心得報告,不等於是服務過程記錄或是活動流程記錄。活動時,最重要的是在每段過程中,將你所得到的新觀念、新發現及對事物新的看法記錄下來。一百個人參加同一個活動,有同一份活動流程,同樣的活動內容,但卻有一百種不同的看法及收獲,將這一百個人的心得匯整交流,每個人都會有另外不同的九十九種收獲,報告的價值即在於此。
服務、活動心得報告的撰寫格式
服務、活動心得報告,隨著活動內容及性質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寫作方式。只要掌握到能使讀者了解到活動主題、內容、活動概況及作者心得等幾個原則,都可算是一篇好的報告。
因此,報告之中,至少必需包括以下幾點:
1)活動名稱
使讀者了解是那一個活動,而不致看了半天卻搞不清楚到底講的是什麼。
2)活動時間
讓讀者知道是多久前的活動,以便有個時間背景可以依循。
3)活動的主旨
活動的目的是什麼?是訓練?是社區服務?是宣導某種觀念?還是其它?
4)活動的參加對象
活動的參加對象有那幾種?是全部童軍?還是包含一般對象?是同一年齡層,還是不同年齡層?每種不同的參加者,在活動中扮演的角色為何?
5)活動的概況
活動有幾個主題?分幾個段落?各種不同參與者的參與情形如何?
6)活動中所提出的新觀念或新發現
新的理論、新的觀念、新的問題解決方法、新的教學法、新的遊戲、新的歌曲等等,是活動的精髓及收獲所在。
7)參與活動的心得及對整個活動的感想
此部分是站在作者的立場,提供一個對事物不同角度的看法。也是作者將參加活動所得的新知識、新觀念與舊有知識、觀念融合的精華。
8)對後續參加或主辦類似活動者的建議
這個部分,可以使後續參加者能有更大收獲,也能使主辦者能針對活動不足之處,再做改善。使後續參加者和活動本身的素質都能不斷提高。
9)其它附加圖文
文字敘述之外,為了使讀者更充分了解活動概況,可以將活動的照片、打油詩、地圖、徽幟
mark 等等有關的圖文穿插在本文之中,會有更生動的效果。
結論
羅浮報告寫作的目的,在培養獨立觀察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的花下功夫,去對所參加的活動、對整個童軍運動、對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做有系統的思考、研究及記錄,相信其中的過程與得到的收獲,絕對比抄抄書,當個手工影印機來得更有趣,也更有成就感。
當然,這些閱讀、活動、服務、研究,是平時就可以開始做了,甚至在群內還可以找幾個對同一主題有興趣的伙伴,組成興趣小組,對同一主題共同分工研究,或組成讀書會,定期對各自涉獵不同的閱讀領域做心得分享。得到的研讀心得或研究成果,也可以在日常的團集會中,對全團介紹、發表。如此一來,才能將研究及研讀生活化,也才能真正培養獨立觀察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資料
-
研究報告之寫作方法與格式-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編著
台北:
淡江大學出版中心發行
,民77年。
-
如何寫學術論文-宋楚瑜著
台北:
三民書局
,民69年。
附註: 研究報告的寫作範例
女伙伴-容容-對女用的耳環、項鍊等仿首飾十分有興趣,除了平時自己偶爾逛街選購收藏外,甚至希望以後自己開一家飾品店,做為自己的事業。因此,她希望以此做為晉級考驗專長研究報告的題目,順便也做為自己的職前準備。
一開始,容容將這篇報告的題目訂為“台灣的仿首飾”,並且著手準備擬大綱。但是她發現這個題目包括了“台灣的仿首飾工業”、“台灣的仿首飾市場”、“台灣的仿首飾設計”,範圍好像太大了一些。容容注意到,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價廉物美的仿首飾批發店,店中的貨樣甚至於超過好幾千種,到底這些老闆們是如何去採購這麼多的貨樣?選擇貨樣時又要注意那些事情,才可以用較好的價格或交易條件進貨,並且避免有銷不出去的庫存?容容決定從這兩個問題著手。於是,容容訂下了一個範圍比較小而最想知道的研究題目:
台灣女用仿首飾批發商供應貨源選擇及交易條件研究。
接下來,容容到圖書館中,從光碟版的“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
以及收錄國內各大報章雜誌摘要索引的“財經紀事”光碟中,針對這個題目查詢最近三到五年的相關論文及報導。在大略瀏覽並得到一個對於研究題目的概念雛型後,她擬下了幾個重點,做為研究大綱,並以此做為未來撰寫報告的架構:
-
題目:
台灣女用仿首飾批發商供應貨源選擇及交易條件研究
-
目錄
-
研究摘要
-
論文主體
一、緒論
二、產品定義及行銷通路分析
三、飾品批發商定義及其在銷售通路中的地位及功能
四、飾品供應來源種類及差異
五、飾品批發商與供應商的主要交易關係
六、飾品批發商供應來源選擇方式及影響因素
七、結論與建議
八、註釋
九、參考資料
十、附錄
接下來,容容便開始針對所蒐集來的資料,依照大綱加以分類。並且依照索引及摘要中的書目資料,儘量找出原文出處,再加以整理分析,並將資料重點摘要、心得及出處用書目卡記錄下來。
從這些既有的報導或前人研究成果中,容容逐漸歸納出自己的一套看法及假設。此時,報章雜誌及論文資料等等二手資料已無法對這個新形成的看法及假設提供佐證。因此,容容決定進一步直接進行一手資料的蒐集工作。
容容將想要加以印證的假設及疑問,概略的分成幾個部分:
可以藉由實地觀察得到答案的,可以藉由訪問得到答案的,需要設計實驗來得到答案的。
於是,在實地觀察的部份,容容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分別到台北後火車站的批發商聚集處、新莊及三重的仿首飾工廠、西門町和東區飾品店及地攤針對進銷貨狀況、銷售通路、交易條件等等疑點去實地觀察。同時,在觀察中,她也找了其中幾家公司的職員閑聊,從中獲得一些想得到的資訊。
在訪問方面,容容聯絡了幾家具代表性的批發商及飾品製造商,在表明訪問意願和目的後,幸運的有幾家願意撥時間和她談談。
最後,容容並設計了一份問卷,針對製造商、批發商、購買者分別進行調查及量化的統計分析。
容容在經過這一連串的研究之後,資料已大致備齊。於是將所有過程中記錄下來的資料卡,依照大綱分別將之消化,配合自己的看法,用自己的觀念貫穿成一篇完整的論文,並在全文之後,列出所有的資料來源及分析方法,以供參考。
完成這個研究之後,容容藉著一次團集會的時間,對伙伴們簡單介紹了她的研究結果,幾個比較有興趣的伙伴甚至在團集會後和容容約了利用暑假小規模的進貨、擺地攤,實際做看看。
現在,容容不但對這個行業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同時面對未來理想中的事業,也有了一個新的方向。當然,她也完成了晉級前的專長研究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