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童軍,你一定參加過營火,但你未必參加過如此有意義而感人的營火---先火後柴式營火。所謂"
先火後柴",它不像井塔合一型是先將柴架好,點火之後就不需要加柴(如果順利的話),而是將火生起,而在營火中再陸續加柴,這種方式較適合人數不多時使用(如小隊營火),而且最好是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加柴,就像每個人都為這堆營火盡一份心力。
黑馬的小隊營火即是這種先火後柴式營火,在每次營火時,小隊長會穿著營火袍,參加的小隊員每人手中都握有一根樹枝,營火起於小隊長的發言,然後每個人依序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並在說完後把手中的樹枝放到火堆中,讓它然燒,不管手中的樹枝是粗是細,只要它能為眼前的這堆火發出一點光和熱,就像每個小隊員都能為小隊盡自己的一份心力,於此時達到真正的溝通,使彼此之間更為了解,並增進對小隊的向心力。真正表現出這種營火所帶來的"感召力"。 |